blog Corporate /esg/insights/blog/on-one-hand-60t-in-energy-investment-opportunities-on-the-other-25t-in-climate-physical-impacts-zh content esgSubNav
In This List
Blog

风险与机遇并存:60万亿美元的能源投资良机与25万亿美元的气候物理影响


风险与机遇并存:60万亿美元的能源投资良机与25万亿美元的气候物理影响

 

步入2025年,在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议题上,我们既看到希望,同时也需保持警惕。一方面,面向未来可持续的净零转型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的物理性影响正构成日益复杂的财务风险。在标普全球,我们致力于量化这些风险与机遇,有句话说得好,只有能量化才能管理。 

投资低碳能源的目的是将气候变化的发展路径从高排放情景转向低排放情景,以减缓未来的气候物理影响。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预测,在净零排放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在清洁能源技术、电力及输电领域的投资机会将高达60万亿美元。

标普全球Sustainable1的研究表明,从现在到2050年这一时期内,在净零情景下,由于气候灾害风险敞口的变化,全球最大企业将面临近25万亿美元的累计财务影响。若将通货膨胀因素计入,并将估算范围扩展至全球经济体,这一数字还会更高。1 

数据解读

根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的分析,要实现全球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大致对应SSP1-2.6全球排放路径),到2050年清洁能源供应和电力传输配送基础设施的累计投资需求将高达60万亿美元。而在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的基准情景下(大致对应SSP2-4.5全球排放路径),相同领域的累计投资需求约为37万亿美元。详细解释请参见下文“情景说明”部分。

事实上,这一低碳转型的投资规模估算可能偏保守。该分析仅涵盖能源供应领域,未包含能源需求侧的投资支出,如交通工具和充电设施、建筑部门以及非能源工业等领域的投资。 

同样的分析还表明,在所有情景下,传统能源领域(包括油气生产、煤炭开采、炼油和火电)的投资机会将显著萎缩。该领域的投资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约8,000亿美元降至基准情景下(对应SSP2-4.5路径)2050年的不足6,000亿美元;若在净零排放情景下,则更是降至不足2,000亿美元。 

从区域来看,低碳投资机遇将主要集中在非经合组织亚太地区(不包括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在净零情景下,该地区截至2050年的累计投资预计将达到近25万亿美元;即使基准情景下也将达到17万亿美元。北美和欧洲同样是关键的投资区域。

这些数据反映了向低碳经济转型带来的投资机遇。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深入探讨企业因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物理性风险而可能面临的财务成本。 

根据我们的分析,在SSP2-4.5气候情景下,标普全球1200指数成份股企业预计到2050年将累计承担25万亿美元的气候危害风险成本,具体包括:业务中断导致的4.5万亿美元收入损失、3.8万亿美元额外运营成本,以及16.5万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和额外资本支出。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情景说明”部分。 

本分析使用了标普全球Sustainable1的物理性风险数据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财务影响预测与前文所述的投资机遇数据并不完全可比。原因之一在于,物理风险分析衡量的是标普全球1200指数包含的约1,200家大型企业(覆盖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的预期财务成本。我们的分析涉及这些企业所拥有的近350万项资产。 

预计到2050年,标普全球1200指数企业因气候危害风险承担的累计成本将相当于这些企业2024年总收入的74%,或总市值的31%。

具体来看风险成本的构成:在2050年代,极端高温将占总成本的58%;水资源紧张占21%;干旱占11%;暴雨或降雨引发的洪水占4%。2

就标普全球1200指数成份股而言,2050年代受气候危害风险影响最严重的行业是公用事业、能源、金融和通信服务。这些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极端高温、水资源紧张和干旱。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结果既反映了标普全球1200指数的行业构成,也体现了各行业受气候影响的程度。

不过,我们仍有理由保持乐观。投资低碳能源不仅能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还能帮助避免最严重的气候物理风险。高排放情景与低排放情景下的气候物理危害成本的差异,体现了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以及采取针对非能源领域排放源的其它政策措施所能实现的效益(或避免的成本)。

对标普全球1200成份股公司而言,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对其在2050年前承受的气候物理风险成本影响相对有限。但到2099年,与基准情景相比,这些公司的累计成本可减少约15万亿美元。若将范围扩大到全球经济体系,实现净零排放带来的"收益"将更为可观,并将持续增长到下一个世纪。

情景说明

本文引用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的若干气候变化情景,即“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IPCC建立SSP作为预测温室气体排放和温度变化的情景组合,涵盖了全球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可获得性和技术进步等社会经济系统的广泛变化。 

SSP2-4.5:本分析主要采用的中等气候变化情景,考虑了强力减排措施。在该情景下,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将在2050年前维持现有水平,之后到2100年逐步下降。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7℃(升温范围:2.1℃-3.5℃)。

SSP1-2.6:低排放情景。在该情境下,世界逐步且持续向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转型。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1.8℃(升温范围:1.3℃-2.4℃)。

SSP3-7.0:中高排放情景,类似于缓慢转型路径,各国越来越注重国内或区域事务,而较少考虑环境问题。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3.6℃(升温范围:2.8℃-4.6℃)。

SSP5-8.5:高排放情景(减缓措施有限),在该情景下,世界越来越依赖竞争性市场、创新和社会参与,期望通过快速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4.4℃(升温范围:3.3℃-5.7℃)。

除SSP外,本文还引用了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制定的多个能源和气候情景: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拐点(Inflections )基准情景:拐点(Inflections )是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的基准情景,全面展现了2050年前全球能源供应、需求和贸易的演变轨迹。这一情景立足于对对气候政策、产业政策、能源成本、地缘政治趋势、人口统计等多项因素的深入分析,并每年更新。作为整合了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各领域能源研究成果的综合性情景,拐点(Inflections )代表了该机构对能源未来发展最具可能性的预测。 

拐点(Inflections )情景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能源转型将从2020年代末加速推进,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2023年净减少约25%。届时,尽管化石燃料仍是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可再生能源和其它清洁能源技术正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按此排放趋势推算,该情景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约2.4℃。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净零情景:这是一个探索性展望,旨在回答“实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需采取哪些步骤”的问题。这是一个逆向推演的情景(从2050年净零排放这一固定终点出发,逐步回溯至当前能源系统状态),要求几乎完全淘汰化石燃料消费,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清洁能源技术。在这一情景下,到2100年全球气温升幅将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高1.5℃以内。


[1] 在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的基准情景(基本符合SSP2-4.5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下,到2050年时,全球最大企业承担的气候灾害风险累计成本将与净零情景相当,但此后将逐步上升,到2099年将超过净零情景18%,并在下个世纪继续攀升。详见"情景说明"部分。

[2] 术语定义。极端高温:年度中日最高气温超过当地历史基准期95百分位值的天数百分比。水资源紧张:特定区域预测的未来取水量与可再生水资源总供给量之比。干旱:年度中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低于当地历史10百分位值的月份百分比。暴雨洪水:历史数据中百年一遇暴雨洪水积水深度的预计重现期。  

我们用数据引领,助您把握转型机遇。
了解更多内容